在了解到TIM可能是注意力缺乏症的兒童後,開始找一些專業的醫生,希望能透過科學化的檢測與評估,實際了解腦部的哪個部分出了問題,方便後續的追蹤。
在8月份掛了中國醫藥學院的郭煌宗主任的門診,如網路上所說的,立刻就開了腦波與發展評估的檢驗單,腦波排在一個月後,但是發展評估卻要3到4個月以後。
腦波檢測的用意是檢測腦部是否有不正常的放電,造成腦部功能的缺損。9月11日下午檢測完,剛好掛上郭主任的門診,郭主任看了看報告,認為TIM的腦波並沒有不正常的放電,應該是TIM本身的氣質上就比較好動,比較容易受他人影響。還說TIM的黑眼圈很嚴重,應該是鼻子過敏引起的,鼻子過敏也可能造成腦部缺氧,也容易有不專心的現象,所以開了一些藥回去試試看,說不定能改善一些。
之前在得知中國的發展評估需要等到12月底時,就已經先帶TIM去感覺統合的訓練所做一些評估,評估出來的結果如下:
*前庭不敏感: 轉盤上轉20秒後,5秒就恢復了,一般人約8到12秒。這個現象的喜歡自己轉圈圈,還喜歡從高處跳下,喜歡做危險動作。(哇塞,這超準的)
*頸部張力不對稱反射
*短期記憶有問題: 沒辦法記住3個以上音符。
*空間概念太差: 沒辦法拼多面的積木。
*連像力太差: 沒辦法連想紅色水果與圓形物體。
感覺統合的訓練師認為TIM的狀況屬於輕微,大約訓練一年的時間可以趕上正常的程度,分成16堂與32堂的課程,價格差了一百塊。後來沒去上的原因是,透過感覺統合來治療專注力缺乏的問題,在文獻上並沒有療效上的數據發表。
藉著這次門診,趁機問了郭主任,上感覺統合的課程是否專注力有幫助??
郭主任回答,感覺統合的檢測,百分七十的人都有問題,連他都無法過關,應該用處不大。
那如果是運動治療呢??這幾年文獻上陸續有一些實驗數據發表。
郭主任的回答是,運動治療的頻率與強度都要夠,才能有療效。
或許可以自己開始規劃運動的課程在家練習,試試看能否有些幫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